◆本網頁圖文版權所有,若有轉貼、引述請先取得同意◆   【回首頁】

<<<<<<白色恐怖受難者最新名單展、和平詩畫展、世界和平博物館特展,持續展出中,歡迎參觀。><<<<<<
顯示具有 劇情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劇情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竊聽風暴

影片資料
出品: 2006(德國) 片長: 137min
導演: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      語言:

電影介紹
◎2007奧斯卡最佳外語片
◎2007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

描述前東德國家情報局「斯塔西」(Stasi)的電影《竊聽風暴》,不但榮獲了今年「歐洲電影獎」最佳影片,並將強勢問鼎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。「斯塔西」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,它一度擁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-90000名機關人員、120000名諜報人員、1000名專職電話竊聽人員和2000名郵件秘密檢查人員,被稱作「情報皇冠上的珍珠」。東德垮台後,史上最龐大的秘密案卷於是曝了光,長達125英里,有21億2500萬頁,重達625噸。前東德有 1800萬人口,竟有超過600多萬人被建立了秘密檔案。也就是說,每3個東德人中,就有1個被監控。這樣可怖的情報工作,造成了夫婦、朋友和同事之間,到處都是線民,監視告密甚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。《竊聽風暴》可能是影史上唯一將「斯塔西」情報工作曝光的電影,它非但精準傳達出當時白色恐怖的氛圍,更不忘在人性最艱困的時代中,仍保有了溫暖的曙光。片中男主角是一個東德秘密警察,他奉命監聽一位名劇作家及其女友,卻意外成為他們生活中看似不存在的一份子;他甚至為了暗中保護他們而展開冒險…。

影片海報

檸檬樹

影片資料
出品:2006(以色列)片長:106min
導演:Eran Riklis      語言:阿拉伯/希伯來語


電影介紹
根據真人真事改編,一場精彩有趣、充滿黑色幽默的中東超現實混亂。巴勒斯坦寡婦薩瑪正和她的新鄰居—以色列國防部長對抗。起因於國防部長的新家在薩瑪的檸檬園對面,而檸檬園的邊界就在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(1967年被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)之間。以色列安全管理機構宣稱檸檬樹對國防部長造成嚴重威脅,命令薩瑪必須把樹鋸掉。然而,薩瑪卻到以色列最高法院尋求協助,試圖挽救她的樹與人生。一番抗爭下來,倒引起國防部長夫人的注意,在好奇與溝通中,兩個天差地別的女人發展出一股看不見的團結力量。一場檸檬樹之戰,最後誰能勝出?

影片海報

旅行之歌

影片資料
出品: 2006(奧地利/波黑/德國)
片長: 90min
導演: Jasmila Zbanic       語言: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

電影介紹
講述90年代初爆發的波赫戰爭中被強姦的婦女,戰後始終被戰爭陰影籠罩的生活。單親媽媽想完成小女兒的願望,讓她和同學一起參加學校旅行。女兒希望媽媽拿出一張「烈士遺族證明書」,就可以得到旅費的減免優待。媽媽卻不願回應女兒的要求,寧可想盡辦法籌錢支付全額旅費,母女相依為命的情感甚至一度瀕臨破裂,因為媽媽相信,死守生父之謎是保護女兒和自己的最佳選擇。

電影原文片名「Grbavica」是塞拉耶佛附近的村莊,離導演潔絲米拉的住處不到100公尺,1992年塞爾維亞人為達成「種族淨化」而挑起內戰,年僅18歲的她親眼見證了當地人被屠殺,婦女遭強暴的慘狀。根據粗略的統計,波赫戰爭當中,有兩萬名婦女被軍人多次強暴,許多人的精神完全崩潰,至今不能工作,只能依賴每個月15歐元(約600元台幣)的生活補助過日子。

影片海報

A級控訴

影片資料
出品: 2002(美國) 片長: 115min
導演: Atom Egoyan       語言: 英語

電影介紹
置身於否認的世界裡,你知道誰說的事實呢? 
【A級控訴】取材自克拉倫斯.亞雪所著《一名美國醫師在土耳其》,關於「亞美尼亞人集體屠殺事件(Armenian Genocide)」的紀實,背後議題則為探討「真相」與「否認」。 
故事描述知名的亞美尼亞導演「索拉揚」,到多倫多拍攝一部取材發生在九十年前,超過百萬的亞美尼亞人,遭到土耳其人大屠殺的歷史事件電影,片名也刻意命名為「Ararat」(亞拉臘山,為亞美尼亞人之精神象徵)。擔任此影片的顧問阿妮,是一位藝術歷史學者,他的兒子拉菲,剛從土耳其為此影片拍攝外景回來,卻在加拿大海關處,受到檢查員的盤問,影片被海關所扣留。
片中的人物,其發生的故事皆與片中的電影「Ararat」有著密切的關聯性,每個角色皆朝著追尋「真相」的主題,讓這部片的劇情錯綜複雜,相當有可看性。
對於亞美尼亞裔的加拿大名導艾騰伊格言來說,【A級控訴】是一部蟄伏內心多年,一心想完成的作品。土耳其仍然否認1915年「亞美尼亞集體屠殺事件」,伊格言以豐富的形式,辯證的觀點,串聯起亞美尼亞、土耳其到加拿大這趟橫跨地理與時間的旅程,全片氣勢恢弘,格局龐大,早已超越單純的仇恨,而有更深邃的關照。

影片海報

再見曼德拉

影片資料
出品: 2002(比利時) 片長: 117min
導演: Bille August       語言: 英語

電影介紹
1968年南非,黑人因種族隔離政策遭受極不平等待遇。白人為了鞏固權力,禁止所有反對組織,迫使黑人首領流亡國外或終生監禁在「鎖住自由的監獄島」—羅賓島。獄警桂格里是典型荷裔南非人,認為黑人是低劣人種。因為會說科薩語,他成了看管「民主鬥士」曼德拉的最佳人選。桂格里每天暗中監聽、檢查書信,卻漸漸受到曼德拉影響。看著獄卒同僚對待囚犯如同牲畜,他開始醒覺到人是多麼殘忍無情地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種,根深柢固的種族主義思想開始轉變…長達27年的牢獄生活中,獄警與囚犯,是誰囚禁誰?又是誰讓誰獲得自由?
本片改編自羅賓島獄警桂格里所著之同名小說,描述兩個不同背景、信念衝突的男人,如何聯手挑戰不可能的真實故事。電影重現南非從法西斯主義當道的種族隔離政策,進展到民主自由的過程,當中曼德拉扮演非常重要、鼓舞人心的角色,南非也成為現代社會中民主國家轉型正義的典範。

影片海報